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同种数罪是指“数罪”的一种。性质相同的数罪。如一个行为人在甲地盗窃后,又在乙地实行了活动,两个犯罪行为触犯了同一个罪名,即构成了同种数罪。对于刑罚尚未执行完毕之前,发现的同种漏罪和又犯的同种新罪要实行并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无异议。中文名同种数罪应用领域理论和罪数形态理论分为三种情况:判决宣告前的同种数罪、判决执行完毕前发现漏罪(同种罪)、判决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同种罪)对于刑罚尚未执行完毕之前,发现的同种漏罪和又犯的同种新罪要实行并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无异议。但对于判决宣告之前一人所犯的同种数罪,是否也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则有意见分歧,主要观点有: (1)主张对同种数罪不应实行并罚,应按一罪酌情从重处罚。其理由是:从刑事立法看,数罪一般指异种数罪,而对于同种数罪,分则一般根据犯罪的次数、情节、后果和犯罪主体的不同,规定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从司法实践看,同种数罪都是作为一个罪从重处罚,而不是作为数罪,实行并罚。 (2)主张对同种数罪也实行并罚。其理由是:第一,我国《刑法》第64条所指的一人犯数罪,并没有排除同种数罪,因此,应同异种数罪一样实行并罚;第二,从社会危害性上看,同种数罪与异种数罪的危害大小难以区分,只有对其适用相同的并罚原则,才能真正做到罪刑相应;第三,对同种数罪不实行并罚,就会在审判实践中出现扩续犯、惯犯范围的倾向。 (3)主张解决对同种数罪是否实行并罚的问题,应当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对同种数罪原则上不并罚,只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如果法定刑过轻,为了充分体现罪刑相应原则,在法律没有禁止并罚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行并罚。这实际上是采取了一种折衷主义的办法。
同种数罪是指“数罪”的一种。性质相同的数罪。如一个行为人在甲地盗窃后,又在乙地实行了活动,两个犯罪行为触犯了同一个罪名,即构成了同种数罪。对于刑罚尚未执行完毕之前,发现的同种漏罪和又犯的同种新罪要实行并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无异议。中文名同种数罪应用领域理论和罪数形态理论分为三种情况:判决宣告前的同种数罪、判决执行完毕前发现漏罪(同种罪)、判决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同种罪)对于刑罚尚未执行完毕之前,发现的同种漏罪和又犯的同种新罪要实行并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无异议。但对于判决宣告之前一人所犯的同种数罪,是否也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则有意见分歧,主要观点有: (1)主张对同种数罪不应实行并罚,应按一罪酌情从重处罚。其理由是:从刑事立法看,数罪一般指异种数罪,而对于同种数罪,分则一般根据犯罪的次数、情节、后果和犯罪主体的不同,规定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从司法实践看,同种数罪都是作为一个罪从重处罚,而不是作为数罪,实行并罚。 (2)主张对同种数罪也实行并罚。其理由是:第一,我国《刑法》第64条所指的一人犯数罪,并没有排除同种数罪,因此,应同异种数罪一样实行并罚;第二,从社会危害性上看,同种数罪与异种数罪的危害大小难以区分,只有对其适用相同的并罚原则,才能真正做到罪刑相应;第三,对同种数罪不实行并罚,就会在审判实践中出现扩续犯、惯犯范围的倾向。 (3)主张解决对同种数罪是否实行并罚的问题,应当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对同种数罪原则上不并罚,只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如果法定刑过轻,为了充分体现罪刑相应原则,在法律没有禁止并罚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行并罚。这实际上是采取了一种折衷主义的办法。
可以处两种以上的附加刑。现行《刑法》关于几种不同情况下数罪并罚规定的内容来看,都是指主刑的并罚,并不包括附加刑的并罚。目前,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对于附加刑的并罚,法官可根据不同情况,适用现行《刑法》第69条、第70条、第71条所确定的原则来进行并罚,即限制加重原则、并科原则和吸收原则,这是刑法理论界和司法界所公认的数罪并罚的三大原则。这三项原则亦当然适用于附加刑的并罚。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在附加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附加刑。在独立适用时,主要是针对较轻的犯罪。根据刑法第34条和第35条的规定,附加刑有四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如在刑法中对盗窃罪明确了可“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12月23日的批复指出:对故意伤害、盗窃等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也可以依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0人已浏览
319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4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