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有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某种行为致使受害人财产权或人身权受到损害,造成财产或非财产损失客观事实。既包括物质上的损失,也包括精神上的损失,...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性质,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总结起来有合同责任和非合同责任两种。主张合同责任者认为,病人到医院就诊,首先办理挂号,并由医院受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至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依法承担下列责任:(一)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患者或者家属的经济损失。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各项赔偿项目已有详细规定,可对号入座。具体金额的确定,患者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来确定。各项赔偿项目确定后一次性支付,赔偿结束后不得反悔。(2)行政责任:对于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或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3)刑事责任:对负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规定: (1)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病员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医疗事故补偿费,由医疗单位支付给病员或其家属。病员及其家属所在单位不得给予了医疗事故补偿费而削减病员或其家属依法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补贴。 (3)病员由于医疗事故所增加的医疗费用,由医疗单位支付。 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4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极端不负责任,致使病员死亡,情节恶劣已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医疗事故主要责任的判定可以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方面进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主要解决提交鉴定的医疗事故争议是否属于医疗事故。若是医疗事故,是哪一级中的哪一等医疗事故,为医疗卫行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提供科学的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具体解决以下问题: 1、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专家鉴定组在判定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时,应当纵使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多数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4、医疗事故等级; 5、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0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