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法定代理人追认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2、相对人行使催告权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
1、法定代理人追认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2、相对人行使催告权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可以作为其近亲属向法院提出认定申请,其他与该公民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 申请程序。申请认定时除了应当提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即需要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公民)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能证明双方关系的资料外,还需填写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被申请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如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或因处于植物人状态无意识等。
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可能无效,也可能有效。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后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有效; 或者合同是获利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相适应的合同,则合同无效。 如果合同不是纯盈利合同,也不是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且未经其法定代理人认可,则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七十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 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必要时应当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申请人已提供鉴定结论的,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 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近亲属互相推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该公民健康情况许可的,还应当询问本人的意见。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申请有事实根据的,判决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申请没有事实根据的,应当判决予以驳回。 第一百七十三条人民法院根据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他的监护人的申请,证实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人已浏览
356人已浏览
579人已浏览
7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