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保释也叫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
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和律师就可以向办案机关申请了。取保候审的条件:《》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保释的期限是多久的答案为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每个具体案件的期限,则要根据案情的需要,或更短期限即可办结,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假释考验期,假释是对符合假释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在刑期执行完毕之前对获得假释的罪犯制定一定期限的考察,这段期限就是假释考验期。 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刑法对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限为10年。 根据《刑法》第83条第2款的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一般来说,假释考验期间,不计入刑罚执行的期间。
一、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划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8人已浏览
1,030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