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无效的认定原则如下: 1、不非(违)法即合法有效原则; 2、慎重对待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 3、认定合同无效一般应以当事人请...
合同无效后的处理原则是:返还的范围区分善、恶意原则,禁止恶意抗辩原则和不使过错方受益原则。 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适当履行的原则 2)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3)公平合理,促进合同履行的原则 4)当事人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的原则 !
《民法典》规定车辆不能过户的合同可以解除。当车辆不能过户时,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达成解除合同的意见;也能以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为由,合理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依法解除合同效力的行为。合同一旦签约,具有国家法律保护。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如下原则: 一、合法原则。 劳动合同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订立。做到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二、协商一致原则。 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双方“合意”的表现不能是单方意思表示的结果。 三、合同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因为各自性质的不同而处于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对他方进行胁迫或强制命令,严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横加限制或强迫命令的情况。只有真正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公正性。 四、等价有偿原则。 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劳动合同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劳动者承担和完成用人单位分配的劳动任务,用人单位付给劳动者一定的报酬,并负责劳动者的保险金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