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村里拆迁土地性质有纠纷可以找当地土地管理部门、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土地纠纷处理办法: 1、征地纠纷行政复议; 2、征地纠...
农村拆迁补偿款纠纷处理流程是: 1、行政复议,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2、民事诉讼...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农村拆迁有遗产纠纷的,应当首先处理完遗产纠纷之后,再实施拆迁。发生遗产继承纠纷的当事人之间可以首先通过自行协商解决的方式来处理该遗产继承纠纷,如果是就主要的争议协商不成的,还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1、拆迁人应提供依法取得的房屋拆迁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规划许可证、房屋拆迁公告时间等证明材料。 2、拆迁人委托拆迁的应出具委托拆迁合同书。 3、被拆迁人应提供被拆迁的合法建筑的面积、结构及质量等级、附属物的名称、数量等证明材料,被拆迁人的家庭人口、年龄等户籍证明材料。 4、拆迁补偿安置书面协议,包括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安置地点,自投资金或单位投资金额、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 5、不能签订书面拆迁协议的原因、理由及强制拆迁的证据保全材料。 6、违约一方的违约事实及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的证明材料。
1、案情复杂 农民房屋拆迁纠纷案件拆迁主体间的权利义务纵横交错,其中有拆迁人与被拆迁农户的补偿安置关系,有被拆迁农户与承租人的腾房关系,拆迁人与委托拆迁部门之间的委托关系,还有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与被拆迁农户、拆迁人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等,由此形成案情错综复杂。 2、群体性纠纷多,社会影响大 由于城市发展和旧城改造建设中,多为集体拆迁或片区拆迁,虽然被拆迁农户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各被拆迁户要求得到合理的安置补偿等方面的利益是一致的,这一共同利益使各被拆迁户结成一个个小的群体,一旦与被拆迁农户发生纠纷,就容易发生群体性上访、静坐等事件,社会影响大。 3、息诉工作难做 此类纠纷诉至法院,往往是拆迁人与被拆迁农户之间的矛盾纠纷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且司法实践中,由于此类案件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认识不尽一致,导致当事人对法院判决和认可度大受影响,极有可能反复缠诉,不利于双方矛盾纠纷的彻底解决,已成为当前当事人涉法信访案件的重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1人已浏览
58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