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具体多长时间才能开庭,只有一个大概的时间,最长是33天后才能开庭,同时规定了2个月内要审理完结,涉及死刑...
二审只要上诉就会立案。二审程序也是要立案的,只要一方在上诉期内向法院提交了上诉状,并缴纳了上诉费就算立案了。二审立案时间以一审法院整理好卷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度。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人民法院需要立案,然后依法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诉书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书时,应当在5日内将副本送达对方,对方应当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和答辩的,应当在5日内将所有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也就是说,原审人民法院应当自当事人提交上诉之日起25日内(当事人直接向二审法院上诉的,自当事人提交上诉之日起30日内)将案件移送二审法院。二审法院收到一审法院移送的文件后,应当在几天内立案。《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相关司法解释也没有明确。
起诉后七日内能立案,但是必须以符合起诉条件为前提。 法律上规定,从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之日起,法院必须在七日内决定立案或者不立案。 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应当会立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260人已浏览
4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