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是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如果不知情不会判刑。...
1、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形下参与了诈骗的,不构成犯罪,因而不会被判刑。构成诈骗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该法所称的数额特别巨大是指诈骗50万元以上。诈骗了60万,最低限都是10年。 第三根据各个地方的重点打击方向和政策也会影响到量刑。比方说某省正进行诈骗严打的话,那估计会判得很重 第四根据刑法规定,从犯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但是还是要看从犯的认罪态度、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如果有有利证据,或许可以判到10年以下。之后也能提请减刑或假释,当然前提是符合条件。
不知一般不会被判刑。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也就是说,法律知识,如果不知道,就不能认定为犯罪。对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不会判刑。 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法律上的明知,如果是不知情的,不能认定为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3,549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