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法院的审理和宣判一般都是公开进行的,家属可以通过参与庭审,旁听案情,及时跟进案件审理流程。人民法院宣判后会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与当事人共同居...
1、强制执行是指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执行申请人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法院判处实刑,那么法院在判决后会依法通知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因为,在法院判决生效后,人民法院会给羁押人犯的看守所下达执行通知书。然后由公安机关执移交任务。根据《监狱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1.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应当抄送有关机关。 2.通知罪犯家属在限期内领取罪犯尸体;有火化条件的,通知领取骨灰。过期不领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对于死刑罪犯的尸体或者骨灰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卷。 3.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只能执行被执行人的财产,不得执行与案件无关的财产。有证据证明属于家庭共同财产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是指所有或部分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共同拥有的财产。家庭共有财产具有以下特点:1)家庭共有财产的形式以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生活关系的存在为前提。2)、家庭共有财产只能产生于具备某种特殊身份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3)家庭共有财产由家庭成员共有。4)家庭共有财产的形成主要是家庭成员在共同生活期间的共同劳动收入,家庭成员交给家庭的财产,家庭成员共同接受赠与的财产,以及在此基础上购买和积累的财产。强制执行范围:(1)收入、银行存款、现金、证券;(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房地产;(3)交通工具、机械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四)债权、股权、投资权、基金、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利;(五)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被执行人自收到执行通知之日起一年至当前财产发生变化的,应当报告变化情况。被执行人在报告财产期间履行全部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报告程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12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