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抢救伤者,并采取措施,对现场的范围,车辆行驶轨迹、制动痕...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这个得看接触的是什么样的职业危害了,根据接触职业危害不同,防范措施也不尽相同。 作为现场的作业人员,为了避免职业病的发生,最基本的遵从以下三点: 1、正确的使用现场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例如一些通风设施等 2、遵守作业现场操作规程,一般制定操作规程时已经考虑了现场的职业危害,所以按照规程操作同样可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例如耳塞、口罩,甚至是防护面具等。
交通事故现场包括原始现场和变更现场。主要包括:(1)原始现场:指与事故有关的现场、伤亡人员、牲畜、痕迹、未损坏或变更的物体,事故过程的原始状况仍保持不变。(2)变更现场:指事故发生后由于各种原因改变现场原始情况的部分、大部分或全部外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警到现场,组织抢救受伤人员,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警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检查、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实。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检查进行鉴定。评估结论由鉴定人签字。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是,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且迅速报警。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无法正常行驶的,应当由救援车、清障车拖曳、牵引。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3人已浏览
358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