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胁从犯构成共同犯罪。被胁迫人因为主犯胁迫,而参与犯罪行为的,构成胁从犯。胁从犯与强迫者会形成共同犯罪。对胁从犯的处罚应当比照其所犯的罪减轻处...
⒈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这是胁从犯成立的前提条件; ⒉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行为人必须具有犯罪的主观故意,这是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胁迫犯罪,要看被胁迫者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被胁迫者是谋划了主要过程并进行实施犯罪,那么属于严重程度的犯罪。如果被胁迫者只是被威胁参与犯罪或知情犯罪,那么只起到了辅助作用,构成从犯。属于情节较轻的犯罪。一般根据刑法对被迫参加犯罪的,应该按照犯罪情节减轻处罚。
不构成犯罪,但可以依据《治安处罚法》,予以拘留和罚款。一、单纯的恐吓威胁不构成犯罪:目前,我国刑法没有制定关于恐吓威胁的罪名,利用各种手段指使他人实施恐吓威胁行为,也没有具体的刑法法条依据。二、可依法予以拘留和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胁从犯主观上不完全自愿参加犯罪,主观罪过性小,客观上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行为的危害程度轻。在处罚胁从犯时,一定要以其犯罪情节为依据。这里的犯罪情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被胁迫的程度,二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说明胁从犯的刑事责任轻于从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