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取保候审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取保候审以后还要进行侦查...
第一,取保候审只是变更强制措施,不是解除措施。第二、取保候审有以下条件,其一、主要事实已经查清或有些问题有待查明;其二、取保之后,可以随传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重新计算拘押期限。 1、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公安机关会向检察院申请撤销取保并执行抓捕还押,并申请执行逮捕; 2、两次犯罪根据情况也许会合并处理,也许会另案处理,关键在于所犯罪行及同案犯是否一致; 3、判决生效后的剩余刑期总刑期-(首次羁押日到取保候审决定当日二次羁押日到判决生效日),因为取保候审期本身就不属于羁押期,不能折抵刑期。
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被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等待审判并不意味着最终实刑,不必进监狱。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公安机关所经办的所有案件达到逮捕或起诉阶段必须经过检察院的核查与批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会面临三种处理办法: 1、逮捕后起诉,此类情况是由检察院做出书面决定,认为该嫌疑人不适合取保候审而要求公安机关予以执行逮捕,这种情况出现的很少。 2、直接起诉,当公安机关完成全部侦察后,会将被取保的嫌疑人和案卷连同其他嫌疑人(包括在押嫌疑人)送至检察院,由检察院予以起诉。 3、撤销案件并解除取保候审,当公安机关认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或经调查不认为是刑事犯罪后,回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并对已取保的嫌疑人解除取保候审,改为治安处罚或不于处罚,此类情况的发生大多是人为活动后的结果。取保候审的期限是一年。以“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为理由的取保候审,本身就说明了其性质不严重,有活动的空间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0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336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