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视具体情节而定,犯罪中止依然是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到犯罪终止前都可以发生犯罪中止。 其要点是:可为而不为,即如果犯罪人继续下去是完全可能、可以的,而是犯罪人没有继续。 第一,自动放弃。犯罪人主观上放弃。 第二,要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比如说,故意杀人,至半死状态下,于心不忍,决定放弃,这时必须把人救活,才算中止,如果是没有去救或者没有救活,中止都不能成立。 第三,要区别成立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以准确的确定是否为犯罪中止。
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其诉讼权利能力自然终止,只有死亡当事人的继承人参加诉讼,诉讼程序才能继续进行。但确定继承人有时很复杂,甚至会发生争议,如果确定继承人需要一定时间,应当中止诉讼。如果继承人能即时参加诉讼,承担诉讼权利义务,可以不中止诉讼。
法律分析 犯罪中止应具备的要件有: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意思表示; 2、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5、共同犯罪的还应当阻止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