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不能采取拘留措施。但是,如果债务人确实无法偿还债务,经过债权人同意或者法院裁决,债务人可以分期偿还债务。...
债务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会坐牢,不涉及刑事处罚。 对于债务人欠钱不还的,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后,债务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债权人可以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债务人经债权人同意将合同的义务全部转移给第三人的,第三人即取得了债务人的法律地位,应按合同约定承担义务。所以,债务转让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因债务人请求将合同义务转移给第三人且债权人同意的情形为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不会被拘留。债务人确实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1、产生债务纠纷后,对方没有钱还的,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会对债务人拘留。 2、但债务人有下列妨害诉讼行为的,可能会被法院拘留: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3)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4)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3人已浏览
37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