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主合同的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保证人可以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
债务人和债权人欺骗担保人的,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也可以起诉债务人和债权人。参与诈骗的,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这个问题的回答。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双方通过欺骗的手段让担保人为债务担保,那么担保人可以不用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同时,债务人转让债务、双方变更合同等都需要经由担保人的同意,否则担保人也可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债务人骗担保人为其提供担保,担保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担保行为,撤销后担保行为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以权利质押做贷款担保,债务人骗取担保人担保方式有:特定的有价证券和存单。有价证券包括国库券、金融债券和银行认可的企业债券,存单只接收人民币定期储蓄存单。借款人申请质押担保贷款,质押权利凭证所载金额必须超过贷款额度,即质押权利凭证所载金额要至少大于贷款额度的10%.各种债券要经过贷款银行鉴定,证明真实有效,方可用于质押,人民币定期储蓄存单要有开户银行的鉴定证明及免挂失证明。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7人已浏览
1,127人已浏览
335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