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第2、3款对枉法裁判罪规定如下: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第2、3款对枉法裁判罪规定如下:“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性质不同 1、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2、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二、处罚力度不同 1、枉法裁判罪: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特别严重,一般是指犯罪动机、手段十分恶劣,因枉法裁判而使国家、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巨大损害等情况。 2、徇私枉法罪:刑法规定,犯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2、仲裁与民商事诉讼的区别:(1)仲裁具有民间性,民事诉讼是司法属性的纠纷解决方式,对于诸如离婚等有身份属性的纠纷不能通过仲裁。(2)仲裁机构是民间机构,法院是审判机构。(3)仲裁管辖来自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民事诉讼管辖则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进行。(4)仲裁一载终局,民事诉讼则二审终审。民事诉讼法和仲裁相关法律规定。
(1)行为指的是不同的对象。民事、行政违法裁判罪是针对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徇私舞弊罪是针对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一般公民。(2)行为发生在不同的场合。民事、行政违法裁判罪发生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审判活动中;徇私舞弊罪仅限于刑事诉讼活动。(3)构成犯罪的条件也有所不同。民事、行政违法裁判罪以情节严重为要素;徇私舞弊罪没有限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3人已浏览
460人已浏览
588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