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如果结婚证或离婚证遗失或损毁,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
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有两种方式,即协议离婚、诉讼离婚。如果双方均同意离婚可以协商一致签订离婚协议,很快可以在离婚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有两种方式,即协议离婚、诉讼离婚。如果双方均同意离婚可以协商一致签订离婚协议,很快可以在离婚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如果伴侣不同意离婚,则只能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起诉离婚。在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会先进行调解,劝说夫妻双方继续维持婚姻。 2、《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财产分割原则是以照顾无过错一方为原则,离婚是主张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若当事人不起诉离婚,仅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法院将不予受理。若当事人起诉离婚且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则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也将不被支持。 二、可以主张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包括: 1. 重婚:指当事人双方在离婚前已经结婚,离婚后再次结婚的情况。 2.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指当事人双方在离婚前已与他人同居,离婚后仍与同居人保持亲密关系的情况。 3. 实施家庭暴力:指当事人双方在离婚后,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精神上的侵害行为,包括殴打、辱骂、恐吓等。 4.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指当事人双方在离婚后,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肉体、精神上的虐待或遗弃,包括长期不与另一方联系、拒绝与另一方生活等。 5. 擅自处分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指当事人双方在离婚后,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导致另一方损失的情况。
关于家庭分家的民事法律性质,目前私法领域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予以明确。因此,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也相对有限。在对待家庭分家的法律属性方面,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分家属于赠与范畴,即父母将自身所拥有的全部财产无偿地转让给其子女。另一种观点则倾向于认为,分家实际上是家庭共有财产的一次司法分割。 根据本人的观点,这两种解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事实上,家庭分家更准确地应该被视为将家庭共同财产进行分配的一项繁琐的法律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分得的财产,实质上是指由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创造和共同享有的财富。此外,在涉及遗产继承和家庭分家事宜时,针对这些财产的处置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据遗嘱中所记载的各项条款或者遵循法定继承的先后顺序,制定相应的财产分配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按人数均等分配还是参照其他特定准则,都应当秉持公正原则,以彰显公平正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302人已浏览
5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