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 (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 ( 2)伪造或者冒用...
经济罪量刑上不是以犯罪的种类来执行的,主要看造成的社会危害和非法所得来执行量刑标准。一、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据此,是按销售金额作为量刑的依据。建议立即委托律师根据具体情况,争取从轻判刑。
涉嫌销售伪劣商品的,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最终定罪量刑要由法院依照具体案情和证据认定,因此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和如何定罪量刑应待律师会见和阅卷后综合判断。刑事案件进行过程中只有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建议尽快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通过会见当事人和阅卷了解案情,制定辩护方案,为当事人争取从轻减轻处罚。
1、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第五十六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1人已浏览
560人已浏览
270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