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需要有能够证明以下事实的证据才可以定罪: 第一,犯罪主体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主观方面有实施诈骗的故意,有被骗的人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资金;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解决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限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这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个人集资诈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所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募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所谓“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等手段。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1)携带集资款逃跑的; (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对于实施上述非法集资的行为之一,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
根据《中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骗取大量公私财产。欺诈行为在形式上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虚构事实,另一种是隐瞒真相,本质上是使受害者陷入误解的行为。第二,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误解。对方的错误认识是人的欺诈行为造成的,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建立。诈骗和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第三,诈骗罪的成立要求受害者在陷入误解后进行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遇到诈骗,无论多少都要及时报警。警于证据,警察会告诉你应该提供什么证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所有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鉴定、侦查实验笔录等。;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核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1、《刑法》没有具体规定某类或者某个具体罪名需要有哪些证据才能认定犯罪,因此指控犯罪的证据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条规定的证据。 2、《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证据只有在经当事人双方和公诉人、辩护人的质证,通过将该证据所提供的情况与其他证据相互验证,去伪存真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4、从具体诈骗罪而言,司法实践中,应当侧重搜集证明行为人存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的证据。法院认定为诈骗罪,需要同时具备人证物证,证据不充分无法随意定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8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