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假释是指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释放的意思。假释的条件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原判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没有法院公章的判决书不具有法律效力。 其中存在两种可能: 1.判决书是假的,有人冒充法院向当事人送达个假的。 2.工作人员忘记了盖章。 不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解决纠纷的方式不同。民事调解书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的内容;民事判决书反映的则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纠纷的内容。 其次,体现的意志不同。民事调解书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民事判决书则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国家的意志。再次,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只有在上诉期过后,当事人不上诉的情况下才发生法律效力。可见两者的区别很大。尤其要注意的是法院调解不同于诉讼外调解,它具有诉讼的性质,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民事调解书的制作应与民事判决书的制作一样,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不是假释理由!刑法第八十一条【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1、一般的刑事案件判决书在裁判文书网上是可以查到的,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则查不到。 2、刑事判决书,分为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和第二审刑事判决书。 3、被告人对第一审刑事判决不服的,可在收到判决书后的第二日起十日内提起上诉; 4、人民检察院发现第一审判决确有错误,也应当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72人已浏览
4,931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6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