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法律法规,必须是在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和裁定才可以提起上诉。可以提起上诉的判决包括一审法院依普通程序作出的一审判决、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一审...
办理诉讼立案手续需要提交本人身份证等证件材料。另外,尤为重要的是起诉状和证据,这两项是决定诉讼胜负的决定性条件。一、提交起诉状是法定的基本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以下是两种常见情况下的案件审理过程及相关时间安排: 1. 如果所涉案件性质简单,争议范围微小(即适用于简易程序),在立案审查通过之后,应在5日内将立案通知书等诉讼文书送达至被告方。 还需要给予被告方15个自然日的答辩期,此期限结束之后,结合同步的审限要求与原被告双方的申请确定开庭日期,且三个月内务必完成整个审判流程。 2. 对于案情相对复杂,争议较大或涉及标的额较大、社会影响力广泛的案件(即适用于普通程序),同样需要在立案审查通过之后,于5日内将立案通知书等诉讼文书送达至被告方。 同时,也需要给予被告方15个自然日的答辩期以及30个自然日的举证期限(其中15个自然日的答辩期已涵盖在内)。待举证期限届满之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庭日期。但整个审判流程应在六个月内完成。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例如案件过于复杂,无法在六个月内审结,可以向本院院长提出延期申请,延长期限为六个月。如果仍未能在该期间内审结,则可再次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延期申请,延长期限亦为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一、起诉 1. 将诉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并进行立案审查。 2. 如果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一旦交费成功,法院将立案。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当事人可以在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3. 法院在受理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当事人,并要求其在15日内进行答辩。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后,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法院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排期开庭前,法院需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需提前3日进行公告。 4. 开庭审理时,法院将宣布开庭,并核对当事人身份。合议庭成员将在宣布开庭时告知当事人。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法庭调查时,当事人可以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并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证人作证时,需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并出示相关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当事人可以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并进行法庭辩论。 5. 在法庭主持下,当事人可以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可以履行调解书内容,或者向法院申请执行。如不服判决,当事人可以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二、上诉 1. 上诉人向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 2. 法院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3. 二审审理维持原判,改判或者发回重审。当事人可以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申请执行。如不服,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4. 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话,予以立案。证据交换后,上诉的裁定将直接进行裁决。在上诉的判决开庭前,法院需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需提前3日公告。 5. 在法庭主持下,当事人可以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可以履行调解书内容,或者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人已浏览
369人已浏览
372人已浏览
5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