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起诉状; 2、原告(包括第三人)的基本信息: (1)自然人应当提交记载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的材...
第三百七十二条向人民法院申诉,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 (二)原一、二审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政起诉受理应当提交的诉讼材料: 1、行政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及职务、联系方式。 (3)案由。 (4)诉讼请求(分项写明向起诉所要达到的目的)。 (5)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写明起诉或提出主张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包括证据情况和证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6)起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 (7)起诉人签名、日期。 (8)起诉状用A4型纸,并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 2、证据材料(1)主体资格证明。如身份证、、等。(2)法定代理人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证明。(3)授权。(4)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犯的材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根据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物证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提供原物。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二)原物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的,提供其中的一部分。
行政诉讼中的起诉条件包括以下四个: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前述关于行政诉讼起诉条件的规定只是基本的规定,事实上,行政诉讼起诉还必须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1、原告必须与被诉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具体指原告的实质权利义务受到了行政行为侵犯,而不只是认为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即可以起诉; 2、所诉的行为必须属于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而不能是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明确例举的14种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
一、行政诉讼流程 起诉阶段在该阶段,原告要写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原告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要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明确的事实根据;4、属于受诉法院的管辖。 二、受理阶段 在该阶段,法院要对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案件决定受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三、审理前的准备阶段 在该阶段,主要是各种诉讼文书的提交和发送,有以下几个环节: 1、法院要组成合议庭,要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 2、被告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和有关材料,法院再向原告发送答辩状副本; 3、法院为诉讼进行其他准备工作。 四、开庭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重点是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的审理形式有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不需要当事人到场)。 五、判决阶段 经过审理,法庭查明了事实,依法作出判决。注意,行政诉讼一般不以调解结案,但行政赔偿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调解。判决有以下形式: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判决后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从而引起二审。 六、执行阶段 判决后,当事人在法定的期限内不上诉的,判决生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2人已浏览
340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4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