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医疗过错适用的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
医疗过错适用的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疗损害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是特殊情况下也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一、医疗水平原则。制定医疗水平原则,要求参与鉴定的专家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区、各级医院的客观情况和当前的技术水平。这一原则一般分为以下三个细则,即医院等级与专科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当时的医疗水平原则和地域性原则。其涉及的问题是对医院或医务人员履行医疗义务的评价。二、病情紧急原则。由于病情危重,医生在紧急情况下能达到的注意力与一般情况下的注意力有本质区别。与其他原则相比,疾病紧急原则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是鉴定的首选。当医生以保证患者的生命权为主要目的时,有时即使出现错误,也应考虑免责。三、医疗技术有限性原则。(1)医生裁量权原则。在判断医生是否有过错时,必须充分考虑医生的裁量权。忽视和限制医生的自由裁量权可能会影响医学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在使用裁量权时,必须兼顾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2)医疗尝试原则。主要是指在罕见疾病或已知疾病的未知领域进行医疗尝试和试验性治疗,以挽救生命。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方式: 1、根据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2、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人已浏览
389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