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交通部门进行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在复核记录无误后,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为了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2...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 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 2、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 如果有违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机动车的责任,它借道行驶影响正常行驶的非机动车,并且非机动车哪怕负事故全责,机动车也应承担20%。 1、所谓借道行驶,是指自己车道前方有障碍物、或者视线不明,在不影响对向来车行驶的情况下,暂时驶入对向车道,待越过障碍物后或视线明朗了,再回到自己的车道的临时行驶行为,叫借道行驶。 2、借道行驶的条件:A、自己车道前方确实有障碍物或视线不明(如很多路窄、弯急的弯道);B、确保对面暂时无车;C、越过障碍物或视线明朗后,则迅速回到自己的正常车道,以免发生危险。 3、适用条件主要是山路、路况复杂地带。平原或高速公路上则没有这种情况。这想这你应该明白了吧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明确标明允许借道的地方都不能借道
如果双方损失不严重时,一般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如果超出赔偿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1、一方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注意:负全部责任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①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②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其他方当事人无违章行为 ③逃逸一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第l款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又没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承担全部责任,也就是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④故意破坏、伪造现场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也就是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⑤一方当事人发生与本车有关联的交通事故时,不立即停车及保护现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 ⑥一方当事人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 2、一方事故中负主要部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负次要责任的一方,承担3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过错相当或者责任无法认定的,双方负同等责任,各自承担50%的责任。 4、如果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注意:目前同等责任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规定,主要按照在司法实践中的习惯划分。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由法院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当事人交纳诉讼费后,法院将予以立案。若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当事人对裁定不服,可在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2、法院在立案审查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当事人。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若当事人不服法院的裁定,可于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3、在开庭审理前,法院将进行证据交换。开庭时,法院将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将陈述案件事实并举证质证。若当事人申请回避,法院将进行询问。证人作证时,法院将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并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此外,法院将审理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的意见,并进行法庭辩论。 4、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可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将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将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证据交换后,二审法院将直接进行裁决。 5、若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当事人将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二审法院申请执行。若当事人不服二审法院的判决,可在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二审法院将审查一审法院的判决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符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人已浏览
17人已浏览
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