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一、破坏现场的行为人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 二、行为人破坏现场的行为是处于主观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当事...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一、破坏现场的行为人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 二、行为人破坏现场的行为是处于主观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当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是交通事故一方故意破坏现场的,破坏现场的当事人要承担全部责任。如果事故现场不是被当事人故意破坏的,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承担责任。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
1、故意破坏肇事现场的认定标准是:行为人确实实施了破坏现场的行为;破坏现场的行为人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行为人破坏现场是出于故意;行为人破坏现场的目的是逃避被追加法律责任。在我国,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 第二条 第一款规定和 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也就是说,判断是否属于逃逸的关键就在于准确认定肇事人离开现场的目的,如果离开现场的目的不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是惧怕被害人家属围攻、殴打而离开现场,或者因报案或为抢救被害人需要而不得不离开现场等,均不属于“逃逸”。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人已浏览
9人已浏览
444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