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连续抢三次并不算多次抢劫,因为这样的行为连贯的,属于连续作案,多次抢劫一般是抢一天换一天再抢,如果是这样只要超过三次(包括三次)就是多次抢劫...
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犯抢劫罪是不能缓刑的。因为抢劫罪的最低刑罚为3年有期徒刑,然而缓刑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言的。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犯抢劫罪是不能缓刑的。因为抢劫罪的最低刑罚为3年有期徒刑,然而缓刑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言的。但如果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量刑减为3年以下并且满足法定条件的,就可以缓刑。
未成年抢劫有没有可能判处缓刑,要依据犯罪的情节而定,如果情节比较轻的,是有可能的。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相关延伸】 问:未成年抢劫怎么判刑?
抢劫罪的法定最低起点刑为三年 ,缓刑的适用条件之一为判处三年以下刑罚。故一般来讲犯抢劫罪的,即便是未成年人也无法判处缓刑。但是如若行为人存在减轻处罚的情节而最终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法的,则其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 我国法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应当减轻处罚: 1、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依刑法规定,具有“应当减轻处罚”功能的情节有:⑴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⑵防卫过当;⑶避险过当;⑷中止犯;⑸从犯;⑹胁从犯;⑺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 2、法定酌定减轻处罚情节。依刑法规定,具有“可以减轻处罚”功能的情节有:⑴在国外犯罪已在外国受过刑事处罚的;⑵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控制自已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⑶聋哑犯或者盲人犯;⑷预备犯;⑸未遂犯;⑹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教唆犯;⑺犯罪后自首的;⑻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立功表现的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故未成年抢劫的如果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符合刑法关于适用缓刑条件的是可以适用缓刑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5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8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