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调解书是人民法院根据双方当事...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院作出的离婚财产分割调解书送达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如果对调解书不服的,不是申请撤销,而是向法院申请再审。 我国《民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院作出的离婚财产分割调解书送达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如果对调解书不服的,不是申请撤销,而是向法院申请再审。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1、《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由此可见,推翻财产分割协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即抗辩理由为欺诈、胁迫。当事人举出证据证明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需要注意的是该权利必须在离婚后一年内使用。 2、离婚时,夫妻一方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上作出很大的让步,可离婚后又出尔反尔,以显失公平为由要求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抗辩理由为欺诈、胁迫,所以,显失公平不能推翻财产分割协议。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2、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人民法院决定。 4、人民法院调解结案的,诉讼费减半收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97人已浏览
643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