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股份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
股份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一般意义上讲,股东是指持有公司股份或向公司出资的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出具出资证明,并备有股东名册,记录股东姓名、出资额、出资证明编号等事项。同时,《公司法》规定,股东依法转让出资后,公司应当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姓名、住所记录在股东名册中。可见,有限公司股东应向公司出资,其名称应登记在公司股东名册中。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我国《公司法》允许发行无记名股票。发行记名股票的,应当备有股东名册。因此,股份有限公司名义股票的持有人是公司股东,而无名义股票的持有人需要在股东名册中记录其姓名或住所,才能成为公司股东。
股权分置”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资本市场改革办法。《意见》指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规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的转让行为,防止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股份改制,即股份制改造,是指普通企业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等法律规定,改造为股份制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在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为企业成功上市融资提供体制基础及实体资质。股改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既相分离又相统一,筹资面广、股东既按股份又承担相应风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2人已浏览
449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5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