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院强制执行时,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可以向法院提出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据,这种情况下,法院不会拘留,更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这里的...
执行难,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申请执行人应当积极向人民法院提供本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如发现由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强制执行能拿到钱的时间取决于具体案例。如果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没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一般在六个月内完成。如有特殊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以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结案;非诉讼执行案件一般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结案。但是,应扣除暂停执行的期限。 有特殊情况需延长执行期限的,应报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天内提出。 因此,强制执行多久能拿到钱视情况而定。
因为欠钱经法院判决后进入强制执行,但是自己没有钱还,会不会被判刑呢强制执行的法律概念是怎样的呢强制执行的执行主体是谁强制执行会在什么条件下执行呢 法院强制执行时,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可以向法院提出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据,这种情况下,法院不会拘留,更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这里的“确实没有能力”,是指完全没有能力履行。如果有部分履行能力,也应当部分履行、分期履行。否则,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的司法强制措施。例如:本来欠款1000元,现在收入只有500元,生活费需要400元,那么,剩余的100元是要用来履行法院判决确定的义务,否则,即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如果确实是属于无能力偿还债务的,一般不会被判刑。但是,如果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要被判刑的。 也就是说,不会因为没有钱执行而被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作为申请执行人,在案件执行期间享有如下权利和义务:一、案件在执行期间,申请执行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如果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暂无履行能力的,申请执行人在接到人民法院通知后个月内未提供财产线索的,人民法院将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结情形消失的,可以申请恢复执行。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能否得到全面履行,其决定性因素在于被执行人有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或履行能力不足,人民法院无法查找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执行人也不能提供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的,申请执行人需要承担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不能实现的后果。三、申请执行人应在执行过程中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经人民法院通知应按时到场。如需委托代理人应提供援权委托书并明确代理事项和权限。四、申请执行人如果发现执行人员、其他合议庭成员有下列情形的,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执行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执行的。五、案件在审理期间已经人民法院诉讼保全的,申请执行人应及时向执行人员提供有关财产保全的资料,尤其是被保全财产的状况和保全期限。这是法院强制执行拿不到钱时的重要办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1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475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