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非工伤的任何伤残等级鉴定,均不适用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只...
非工伤的任何伤残等级鉴定,均不适用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精神残疾的定义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二、精神残疾的分级 18岁以上(含)的精神障碍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分数和下述的适应行为表现,18岁以下者依据下述的适应行为的表现,把精神残疾划分为四级:精神残疾一级: WHO-DASⅡ值≥116分,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精神残疾二级: WHO-DASⅡ值在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精神残疾三级: WHO-DASⅡ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精神残疾四级: WHO-DASⅡ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多重残疾的评定标准是什么?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为多重残疾。多重残疾应指出其残疾的类别。多重残疾分级按所属残疾中最重类别残疾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管理办法》第42条规定,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并需要进行伤残鉴定的,必须在治疗终结后15日内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后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将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评定伤残等级。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将做出重新评定的决定。并将重新鉴定的结论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根据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重新鉴定的结论是最终的决定。
交通事故致颅脑器质性损伤并遗有精神方面问题的,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颅脑损伤遗有精神症状的,评残需要在受伤以后至少半年,并且治疗稳定以后进行鉴定。遗有精神症状的,需要首先委托至具有法医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对伤者精神障碍或者智能缺损等精神症状的程度进行评定,然后具有法医临床鉴定资质的机构对其伤残等级进行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59人已浏览
1,697人已浏览
22,014人已浏览
2,16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