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死刑在我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刑罚处罚方式,一般来说因为人道主义是不会轻易判处死刑的,只有罪行对于社会危害特别巨大的情况下,例如党员贪污数额特别...
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一)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死刑,称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惩罚之一,是指犯人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结束犯人的生命。死刑是最严厉的惩罚,所以要慎重慎重,我国死刑的执行方式一般是枪决或注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人到场监督。死刑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指定的拘留场所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员,对犯罪分子进行正身检查,询问是否有遗言、信件,交给执行分子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要公布,不得公开。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应该写成记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执行情况。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通知罪犯家属。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缓期2年执行期满后,可有以下六种法律效果: 1、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4、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5、限制减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二十年 6、终身监禁:因贪污贿赂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内交付执行。在交付死刑前,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人临场监督。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拘留场所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等,然后交付执行。死刑执行前,发现可能有错误的,应当暂停执行,并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死刑应当公布,不得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形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执行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最高人民法院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728人已浏览
335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