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对照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对非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对证人和当事人进行询问(讯),对车辆进行检查,对伤员进行治疗,均可对照...
乡、村自行修建的道路(机耕道)和自然通车形成的道路以及住宅楼群道路、机关团体单位的内部道路、厂矿企事业专用道路以及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建道路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非道路交通事故不违反刑法。对于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警察部门负责接警,调查事故现场,固定相关证据,分析事故原因,综合制作非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一方或者双方可以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功的,通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不组织调解的,直接通知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是违反刑法的非道路交通事故。交警部门和派出所共同负责接警、事故现场前期处置、事故现场勘察、调查取证、固定证据。交警部门向派出所和刑侦部门提供《非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分析事故原因。同时,根据案件的发展和性质,及时移交刑侦部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第三十三条第八款第二款: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外,驾驶机动车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重大损失的,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定罪处罚。并告知当事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规定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比照道路交通事故案进行调查、取证对非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现场勘察,对证人、当事人进行询(讯)问,对车辆的检验以及伤员的救治等前期处置,均可以比照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 2、进行事故认定对非道路交通事故,应进行责任认定,形成公安机关的调查结论,对事故进行成因分析,并告知当事人,其损害赔偿可由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对当事人的处罚不能适用交通管理法律法规 如果需对当事人的某些严重违章行为进行处罚,比如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其违章行为单独处罚。如果需对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过失致人死亡的当事人追究刑事责任,应依照刑法第134条、135条、233条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定罪处罚,亦不能适用刑法第133条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处罚规定。 4、损害赔偿调解应以各方当事人自愿申请为原则非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在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之后,各方当事人仍然申请公安交警部门进行调解的,公安交警部门可以进行调解,其损害赔偿的标准可参照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标准。至于调解是否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5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