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
《反家暴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而言,家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判决的管制,宣布缓期执行的犯罪者适用有关禁止令的规定(试行)》第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对于可能宣布缓期执行的被告人,禁止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地区,进入特定地区对于未成年人被家属虐待的案件,结合犯罪情节,检察机关在提出量刑建议的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向人民法院提出适用禁令的建议,禁止被告人再次对受害人实施家庭暴力,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督促被告人在缓刑考试期间认真改造。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夫妻离婚后,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对未成年人实施虐待或者其他严重侵害合法权益的行为,不适宜继续担任抚养人的,检察机关可以支持未成年人或者其他监护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对于家庭暴力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一)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二)行政法律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三)刑事责任。 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根据以下情况处罚实施家庭暴力的人:实施家庭暴力的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拘留或者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