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看,要正确适用我国刑法典第19条关于聋哑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规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 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 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看具体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的,是犯罪未遂。实施行为的开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些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是实施行为的起点。要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入手:主观上,行为人实施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实施行为开始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构成间谍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1、行为人实施的间谍行为必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造成危害。 2、将参加间谍组织的间谍分子与这些组织中的非间谍分子区分开来。所谓非间谍分子,是指间谍组织中没有履行参与间谍组织的手续,也没有进行间谍活动的工程技术。一般勤奋、医疗、传播、庶务等人员。虽然这些人也来中国旅游、探亲、学术交流、经贸谈判等。,但没有间谍活动的,不能按照间谍罪追究。 3、行为人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进行其他犯罪的,构成间谍罪,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6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