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在提起诉讼时及在诉讼中,应当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提供立案及支持诉讼的证据。应举证的证据如下:一、主体资格 1、当事...
经济合同纠纷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即举证责任由提出诉讼请求的当事人承担。一般来说,经济合同纠纷都是由原告当事人举证,但是如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两者处理纠纷的机构不同。仲裁由当地仲裁委受理,其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诉讼由法院受理,监督机构是检察院。2.一旦合同双方约定选择仲裁解决合同纠纷,就不能到法院再进行诉讼。3.仲裁按照自愿原则,诉讼则不以另一方意志为转移。4.受案范围不同,仲裁只能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法院则可以受理各类纠纷。5.程序不同,仲裁是一裁终局制,申请撤销时法院一般不再从实体进行审查,如程序中有明显错误时可以撤销;诉讼如对一审不服还可以上诉,二审不服可在二年内申请再审。6.仲裁庭审理案件通常案情不公开,裁决不公开;人民法院实行案件公开审理原则,但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除外。7.两者收费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自己提出的主张的证据。如果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或者法院认为需要这些证据来审理案件,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并收集这些证据。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搜集证据: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当事人可以从以下方面搜集证据。 (一)当事人的陈述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20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