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予以释放。《刑法》规定: 第七十三条【...
不是。 根据法院判决,如果检察院认为判刑较轻,则需等待宣判10天后才能被释放。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能放弃,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第二十三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第四十八条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距离刑满释放还有1年就开始进行出监教育,不一定就是意味着要减刑。减刑应当符合条件,并且按照程序办理,提前一年进行出狱教育与出狱没有必然联系。
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信用卡恶意透支依然是需要重点预防的犯罪形式,尤其要引导其养成正确的消费方式,避免过度负债、透支消费。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原有司法解释中关于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进行了系统修改。其中内容之一就是将恶意透支信用卡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进行了上调,将“数额较大”的情形,由原来的“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规定修改为“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同时,关于恶意透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有效催收”的认定、恶意透支数额的计算和认定、关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从宽处理都做出了修改。近年来,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犯罪持续高位运行,案件量占全部八个金融诈骗犯罪的八成以上,重刑率逐年上升。实践中,有的银行同时通过刑事和民事两个渠道追究持卡人的法律责任,有的银行向公安机关批量移送恶意透支案件,一定程度上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恶意透支信用卡入罪门槛由1万提至5万元,入罪门槛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行为。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信用卡恶意透支依然是需要重点预防的犯罪形式,尤其要引导90后、00后养成正确的消费方式,避免过度负债、透支消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人已浏览
23人已浏览
483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