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强制执行需要当事人自己向一审法院申请。二审判决后,二审判决书需加盖生效章或由二审法院出具生效证明,然后拿上生效的二审判决书和强制执行申请书,...
判决书上规定的履行日期的最后一日起可以申请,应该在两年内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9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强制执行需要当事人自己向一审法院申请。二审判决后,二审判决书需加盖生效章或由二审法院出具生效证明,然后拿上生效的二审判决书和强制执行申请书,执行申请人、执行被申请人的身份信息材料,到一审法院的立案窗口立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如果在此二年内出现执行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情况,则施用诉讼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规定计算执行期间。同时,两年的执行期间的起算日系生效的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应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二审判决是生效的终审判决,自被执行人收到二审判决后,如果二审判决规定了履行期间,则从二审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两年执行时效。如果二审判决是维持原判等判决,则按一审法院确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两年执行时效。
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 (1)审查立案。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审查该申请执行是否合法适当。 (2)通知履行。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3)准备强制执行。 (4)实行强制执行。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根据执行结束后,应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8人已浏览
511人已浏览
3,713人已浏览
9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