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新《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至第三十七条有关工伤伤残赔偿的表述,都是“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五级、六级伤残的或者七级至十级伤...
工伤人员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的,为16个月的工伤人员负伤前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 甲方(用人单位):XX公司 乙方(劳动者): 甲、乙双方就乙方在2015年4月13日上班时间受伤补偿事宜,经友好协商后,乙方要求与公司达成如下协议: 一、受伤事实确认:2015年4月13日乙方在甲方生产场所作业时,在5米高作业平台摔下,当时甲方在作业现场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致使乙方坠地受伤,乙方身上创伤五处, 1、左眼眼睑缝合数针,致使左眼不能完全睁开,视力受到影响, 2、左手桡骨粉碎性骨折,术后恢复好之后,左手力量受到影响,不能做重活, 3、左腿髋臼骨折,恢复好之后,行动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自理潜力, 4、左侧骨盆骨折,恢复之后对正常行动产生必须的影响, 5、左脚第五趾粉碎性骨折,对正常的站立及行走产生必须的障碍。 甲乙双方对以上伤情及伤情对以后工作和生活产生的影响确认无误。 二、甲方在治疗期间第一时间垫付医药费,并且在乙方受伤后第一时间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让乙方的伤情及时得到控制,让乙方家属急切的情绪得到宽慰。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甲乙双方达成以下协议,支付款项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生活护理费。 双方协商一致,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河北省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暂行办法》、《劳动潜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等行政法规和法律文件达成以下赔偿资料。
1。你可以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来参考一下。 2、 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上网查一下, 职工发生工伤后应享受以下待遇: (1)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医疗费、康复性治疗费、辅助器具安装配置费。 (2)伤残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个月本人工资由保险基金支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 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及陪护费;伤残5--10级自谋职业的工伤职工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9级14个月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9级6个月)等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停工留薪期的工资(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或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一个月内)提交工商认定申请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止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认定申请之日以后的医药费等相关费用可以去社保局报销, (4)如果单位补交了工伤保险费,工伤认定申请之日以后的费用可以到社保局报销,社保局对单位办理业务,不对个人办理,可以把相关资料交由单位去办理,费用由社保局转到单位帐户,个人再去单位支取。 (5)可在发生纠纷时至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部门不予受理或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可以在2年内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医疗费用:以医院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医疗费的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的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减少的收入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出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想近行业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的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固定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为止。受害人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信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该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票据应该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确定。 5、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差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需到外地治疗的,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6、住宿费:参照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费标准计算。 7、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1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