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销售假货的法律后果是:销售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之间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额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处二年...
第一,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没有出现刑法第86条规定的情形,即没有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或者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之后的后果就是双方之间的夫妻关系依法解除。 法律上不存在假离婚,从法律层面上讲,只要双方自愿同意离婚,依照法定程序办理了离婚登记,那么当事人之间的夫妻关系就解除了,如果没有办理就没有解除,不存在假离婚这个问题。
合同造假可以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的相关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可以见,合同造假的代价已超出普通百姓的认知范围,一旦情节构成犯罪,少则三年有期徒刑,多则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了。
一、考验期后发现期间犯有新罪是否应当撤消假释?二、考验期内假释被依法撤消后,应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那么已经经过的考验期是否视为已执行的刑期?即:未执行完毕的刑期的执行起算点,应从假释当天还是假释撤消当天开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355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9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