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事故致死有死亡赔偿金。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
因医疗事故致死的受害人一般是不可以享受死亡赔偿金的。但有规定,造成患者死亡的,应当按照标准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的,若患者的死亡是因为医疗事故造成的,则院方需要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的标准和范围,进行赔偿。即患者家属可以向医院主张死亡赔偿金。
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治疗过程中的失误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我国医疗事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那么,医疗事故是否有死亡赔偿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治疗过程中致人死亡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的,只能按照规定给予最高不超过6年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规定死亡赔偿金,形成法律实施的空白。同时,构成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可以按照本条例给予30年的残疾生活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的平均生活费),容易诱发医务人员的道德危险。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在治疗患者时,因死亡不需要赔偿死亡赔偿,会出现治伤不如治死的严重违背常识,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不利于社会和谐。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死亡的,法院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死亡赔偿的规定办理。
首先明确一点: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是有死亡赔偿金的,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死亡赔偿金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根据客观计算方法,以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为:就是一次性赔偿20年,死亡赔偿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死亡赔偿金赔偿的对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龄太小,赔偿20年就完了,年龄大一点的就是年龄每增加一岁就减少一年。死亡赔偿金采纳了系“继承丧失说”,并非精神抚慰金,其计算公式为: (1)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8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465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