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要看是否明知处理的是赃物。明知是指“知道”或者“有证据证明推定知道”,不包括“过失不知道(即应当知道而因为过失确实不知道)”,更不包括“无过...
构成犯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赃物收集和盗窃不是同一种犯罪。赃物收集罪,在我国刑法中称为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隐瞒、转让、收购、销售的赃物,以及其他隐瞒、隐瞒行为,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财产、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年6月1日起施行)。为依法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实际,现就审理此类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第一款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第三条第一、二款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如果确实不知是赃物而予收购的,没有法律责任。但是,如果虽是不明知是赃物,但知道或应该知道是赃物而仍予收购的,则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承担刑事责任。所谓知道或应该知道是赃物的情形,主要包括:收购的价格明显不合理的、没有合理审查出售者合法持有出售物的相关票据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7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