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侵吞遗产并不是法定的丧失继承权的事由。 2、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继承人有如下四种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
关于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 这里包含两个条件:首先,被继承人经济上或生活上有困难,需要继承人扶助;其次,继承人有条件和能力,却不扶养被继承人。两者需要同时具备。如果被继承人不要扶助,或者继承人没有能力和条件尽扶养义务,都不适用该规定。 2、需要注意的是: (1)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3)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一般时效两年,自被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20年; 2、遗赠继承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在继承开始后2个月内不作出接受继承的意思表示,视为放弃继承。
《民事诉讼法》关于死者既无法定继承人也无遗嘱指定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案件规定了一套完整程序: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4条、第175条、第176条的规定:首先,关于认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案件,应当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遗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该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无论是法人、其他组织还是公民个人申请认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为无主财产,都应当提出书面申请书,在申请书上应写明财产的种类、数量以及要求认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为无主财产的根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2人已浏览
75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