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单位受贿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
对单位受贿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单位受贿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单位受贿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地方是为他人谋取利益,如果没有谋取利益,则就算收受了他人财物也不构成本罪。构成单位受贿必须符合几个条件, 第一,该单位设立合法; 第二,受贿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行为代表单位的意志,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人员实施; 第三,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说以单位名义为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即受贿所得归单位,或单位全体成员。比如日常经济交往中一个单位向另外一个单位收取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等,属于单位受贿。你说的向某公司收取手续费是洗钱罪的非法所得,关键在于先构成了洗钱罪,才收取的手续费,也就是说,你的手续费谋取的是符合洗钱罪犯罪构成的非法利益,而不是日常经济交往中的利益。
1、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主体不同。 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单位,而且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受贿罪的主体则限于自然人,而且只能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或者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自然人,通常在上述单位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内从事公务的人均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然而受贿罪的主体又不局限于此,还包括所属单位虽非上述单位但其本人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派到该类非国有性质的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如农村村民委员会、城镇的居民委员会等单位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这些人员所在的单位都不可能成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可见,单位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和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2、两者的客体也不尽相同。 单位受贿罪的客体是国有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受贿罪的客体通常被认为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
单位受贿罪的认定: 一、主体方面。单位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二、客观方面。单位受贿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单位集体利用职权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客体方面。单位受贿罪侵犯的主要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四、主观方面。单位受贿罪是单位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这种故意,是经单位决策机构的授权或同意,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故意收受或索取贿赂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是代表单位的整体意志体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