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交通肇事对方做伪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夫妻一方起诉离婚,如果被告认为原告诉状中的内容与事实不符,可以在提交的答辩状中作出答辩,或者在法院的庭审辩论环节列举事实反驳。《民事诉讼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及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9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员伪造、隐藏、毁灭证据的,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及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15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性质不同,同是伪证行为妨碍诉讼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也有不同,以伪证方式妨碍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活动的,不能直接以伪证罪论处。
1、做伪证者及时悔悟,在给对方没有造城损失或没有造成社会危害性之前及时退出,向人民法院及时澄清相关事实,法院会从轻处罚的。 2、若继续坚持做伪证,给国家和他人造成相关损失或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司法机关会以伪证罪追究其相关刑事责任。
对方伪造合同的,属于欺诈行为,受欺诈方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并且如果该合同侵害了他人利益、社会集体利益或者国家利益的,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五百三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利用合同实施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市场监督管理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监督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