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
有诉讼时效。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因继承权引起的纠纷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即三年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第八条规定:“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第二十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做了变更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因此,如果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未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视为放弃受遗赠;如果继承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三年内不提起诉讼、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的诉讼时效由二年延长为三年,不要因为对法律的错误理解,丧失了诉讼时效致使自己权益受损。具体法律法规如下:《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而将于2017年10月1日生效的《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两年诉讼时效和三年诉讼时效如何适用和衔接,分如下几种情况: 1、《民法总则》生效的时间为2017年10月1日,也就是说三年的诉讼时效在这个日期才开始适用,在此之前仍然适用二年的诉讼时效。 2、在《民法总则》生效前已经满二年的诉讼时效的,即便没有超过三年,在《民法总则》生效后其也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再受法律保护。例如:2015年9月30日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到2017年10月1日前已经满二年但不足三年,则诉讼时效于2017年9月30日届满,2017年10月1日后不再受法律保护。 3、权利被侵害发生在2017年10月1日前但不足两年,那么在2017年10月1日后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例如:2015年10月1日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到2017年10月1日前未满二年,则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按三年诉讼时效保护,也就是说诉讼时效于2018年10月1日届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1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