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现行《民法典》合同编制的法律赔偿损失规定,当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时,应当按照违约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标准,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或者采...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给当给对方造成损失,损失赔偿数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约定赔偿与法定赔偿 (1)约定赔偿。约定赔偿又称赔偿额的预定,它是主合同的从合同,指当事人在约定赔偿合同中预定一个损失赔偿数额或者约定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在一方当事人违约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则按约定进行赔偿。约定赔偿简便易行,可以减少赔偿损失计算的繁杂。约定赔偿是一种附条件的从合同。违约损害发生,条件成就,则按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违约损害未发生,条件不成就,约定赔偿合同不生效,无所谓赔偿。约定赔偿与实际损失额往往不能完全吻合,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差异,亦应按约定赔偿办理。倘若约定赔偿额较实际损失额过高或者过低显失公平的,赔偿人可以请求减少,受赔偿人可以请求增加赔偿额。 (2)法定赔偿。法定赔偿指法律直接规定损害赔偿的数额或者赔偿损害的计算方法。法定赔偿的宗旨多是为了保护受侵害的弱者。特别是在消费领域,为防止经营者势大欺人,压低赔偿数额,而由法律直接规定赔偿额或者计算方法。增加赔偿即是法定赔偿。综上所述,赔偿分为,约定赔偿与法定赔偿,当事人预定损失赔偿数额的为约定赔偿,直接规定损害赔偿的数额的为法定赔偿,增加赔偿为法定赔偿宗旨。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赔偿损失和继续履行合同两种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是可以并用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后继续履行合同。 《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拒绝履行】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给当给对方造成损失,损失赔偿数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