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侵犯肖像权。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规定,为个人学习及欣赏等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或者为实施新闻报道制作使用肖像权人...
不侵犯肖像权。个人学习及欣赏等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或者为实施新闻报道制作使用肖像权人的肖像,或者国家机关为依法履行职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肖像权的限制是指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民法通则司法解释。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虽然没有经过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了肖像权人的肖像,但依照法律的规定不构成侵害肖像权的情形,法律上将这种使用也称作合理使用。比如:对不文明行为拍照、公安现场执法等。从我国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来看,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目的而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他人的肖像 (2)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 (3)使用公众人物的肖像 (4)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他人的肖像 (5)公共场所的必要限制 (6)描述历史性的事件 (7)为了自然人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肖像。现在应该解开你录像侵犯对方肖像权吗的疑惑了。
侵犯肖像权一般不用坐牢,侵犯肖像权一般是承担民事责任,例如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侵犯肖像权只是民事责任,不会涉及到刑事犯罪。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一种民事责任,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根据《民法典》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