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因此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最高刑为死刑,具体看案情,以下是相关规定:《中华人民...
构成故意伤害罪,法定刑3年以下,、第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的造成了死亡,即对伤害,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但对死亡的结果,其主观上具有过失且只有过失。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犯罪构成的特征: (1)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并且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并不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也就是说有致人伤害的故意而没有致人死亡的故意,主观上是故意加过失的双重罪过。
1、是否能判处缓刑,需要看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刑法72条应当判处缓刑或可以判处缓刑的情形。如果被人民法院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犯罪嫌疑人属于未满18周岁、怀孕的妇女、75周岁以上的老人,则应当判处缓刑。如果被人民法院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非上述应当判处缓刑的人群,则属于可以判处缓刑的情形,对于可以判处缓刑的情形,由人民法院根据案情所认定的是否构成可以判处缓刑的情形,在法定原则内结合自身的自由裁量权依法作出是否判处缓刑的判决。2、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对其中未满18周岁、怀孕的妇女、75周岁以上的人应当判处缓刑:A、犯罪情节轻微的。B、有悔罪表现的。C、没有再犯罪风险的。D、判处缓刑对所在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在缓刑考验期间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的活动,进入特定的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需执行。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72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取得受害方家属的谅解,和赔偿到位,是会有机会被处以缓刑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6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