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分情况。 限制刑事责任可以减多久的刑要根据判处的刑罚而定。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
第一,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可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低服刑时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都要服满至少二十年的徒刑。
1、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5年,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包括在内。此外,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不服从监管、抗拒改造,尚未构成犯罪的,在减为无期徒刑后再减刑时应适当从严; 2、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一次减刑不超过6个月有期徒刑,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间隔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一次减刑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
限制刑事责任能减多久,取决于判处的刑罚。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以下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刑罚》第五十条第二款限制减刑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得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二十年。老年罪犯、严重疾病罪犯或者身体残疾罪犯减刑时,应当主要考察其认罪悔罪的实际表现。上述基本丧失劳动能力、难以自理的罪犯减刑时,可以适当放宽减刑幅度,或者适当缩短减刑起始时间,但放宽幅度和缩短时间不得超过本规定相应幅度和时间的三分之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