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诈骗最是5万,属于数额巨大,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招摇撞骗5万的量刑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招摇撞骗罪是诈骗罪的一个分支,但区别于一般的诈骗罪。招摇撞骗罪是指诈骗行为人冒充国家公共机关部门对受害人实施诈骗行为。招摇撞骗罪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的处罚。但还特别强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到十年以下。具体情况包括: 1、诈骗获得巨大非法利益的 2、导致受害人精神崩溃或者自杀的 3、多次招摇撞骗的 4、冒充警察属情节特别严重的通过上述内容可以有效区分出一般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本质区别。招摇撞骗是以通过非法目的牟取利益,损害到国家形象以及公民的财产。但又同时指出,虽然行为人具备了冒充国家公共机关部门,而却不够成犯罪的情况:那就是行为人身穿国家公共机关专业工作服以炫耀为目的,却没有索取钱财或没有通过冒充人员获得经济利益。但是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的话是招摇撞骗罪也按照诈骗罪论处: 1、冒充公车车牌骗免高速路费并且达到一定数额 2、通过电话沟通冒充国家公共机关诱导被害人转账等行为 3、利用特殊时期的特殊请款假借名义骗取公司财物的 4、冒充捐款慈善机构部门的。从该罪的犯罪构成上看,招摇撞骗罪区别于我们日常概念中的招摇撞骗,这是因为: 1、在客观行为上,行为人进行的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活动。 2、所谓招摇撞骗,在该罪指的不是泛泛地利用假冒的身份或职位到处炫耀并进行种种欺骗,而是特指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假冒身份。 3、在行为主体上,可以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具有特定职位的上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在主观目的上,招摇撞骗罪的行为人是以故意骗取非法利益为最终目的。综上所述,对于招摇撞骗的量刑标准中还会涉及到行骗非法获利的金额数额来进行确定具体的量刑,通常对于招摇撞骗的行为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对于冒充军警人员的也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况,会判处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
犯本罪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几种情况:多次进行招摇撞骗的;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骗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等等。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招摇撞骗15万属于数额巨大,应该加重处罚,量刑起点是3年以上。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几种情况:多次进行招摇撞骗的;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骗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等等。招摇撞骗骗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即便没有认定招摇撞骗罪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比认定诈骗罪少了附加刑罚金,但量刑没有明显失衡,认定招摇撞骗罪更能表现出诈骗行为的特殊性,可能实际量刑结果反而会更重。骗取财物数额较大也可以视情况认定为招摇撞骗罪中的情节严重,比如骗取的是救济款、老弱病残的钱、造成其他后果等情况。总之,当招摇撞骗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况下,应当一律以招摇撞骗罪认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258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